泉州虎岩寺
高七师:往生法门的多元与统一
来源: | 作者:高七师 | 发布时间: 2024-03-08 | 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往生法门的多元与统一 

以上是善导大师的遇缘解脱概念。在善导大师前,从未有人如此清楚明白地提到过如此圆融佛教所有宗派、化解净土内所有诤论的见地。

在善导大师后,由于《观经四贴疏》的长期轶失,他如此具有创见又合缘起性空的主张一直未受重视。我 们的主张依据“不可以少善根福德成就此法门”与信心的因果关系,对善导大师的见地延伸,这也是由于我们与善导大师《四贴疏》的相遇而提出的主张。众生各自的禀赋、机缘显然是善根福德,也就是福报的体现,各个人所爱乐的修行版本显然就是各个人所拥抱的信念形态,是每个人想走的路径。这样的路径 人与人之间有差别,也就是每个人福报,每个人的禀赋机缘都可能不同。不同的人预想的往生条件不同,有人倾向临终往生,有人相信十念往生,有人认定一念便能往生,这些差别如何兼容? 路径有别,数目众多,解脱目标为一,需要这样兼容方可。

遇缘解脱的理论让我们不以一废多,以多夺一,一多自在无碍。前世福报决定此生解脱路径,净土往生条件的参差从缘起角度看是自然的。事实上,当善导大师以爱乐来形容自己拥抱的有缘修行,已经暗示了前世福报决定今生所遇这一意思。我们遇到一 个人欲望他、爱乐他,并不决定于我自己的意志。人无法强迫自己去爱一个并不引起自己爱欲的人,当我遇到一个人,惊诧地发觉自己爱上他,也不会知道这其中的原由。我们总是先爱上一 个人,再去寻找爱他的理由和原因。“情不知何起”是爱的本质之一。爱与乐都不是决定于我自己的意志,不是由我发出,而是被动的。我遇到一个人,这个相遇不由我的主观想法决定,我爱 上他也是爱降临于我与他之间而产生的结果,而不是我决定的 发出的动作。即使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看似是因为父母生了孩子所以有爱,其实这个孩子降生于这个家庭,并不是父母的选择,也不是孩子的选择。所有此生的爱乐这种无因感,源自其前缘注定。如果我们小时候被强迫学了一种乐器,长大了发现自己热爱上这种乐器演奏,恰好说明了爱乐的前定性。小时候戏水差点溺水的孩子,成人后因为心理的创伤会忘掉这段经历, 但却会永远恐惧泳池。爱乐与其反面厌恶,都是似乎无因,其实是前定。

汉字里“缘”的意象本身也可引起我们注意,缘首先含义是接触、相遇,其次“缘”的偏旁为丝带,系束为义,此生的相遇是由一条丝带牵引导向,源自前世的行为。以爱乐来比拟 体现有缘法门也解释了各人修行信仰差别里最为令人困惑的地 方,为何一个人会执着于他无法做到的修行版本?有人相信坐禅止观可以解脱,在今天进入四禅八定是极为困难的事,他自己也承认,但他还是矢志不渝,他也承认今生大约修不到初禅境界,我们需要劝阻他吗?我们可以将其他法门告知他,让他与其 他法门相遇,但可能他依然对别的法门不感兴趣,对它们不“爱 乐”,因为他与其他法门无缘。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他知难而退, 在修行没有多少预期结果后,便转向别的法门,最终获得解脱, 那么他前期的乐禅修行也并不是沉没成本或无用功,而是他解 脱路径上的有缘法之一。这也体现有缘修行与爱不同的地方, 爱一个不会爱上自己的人结果是无功而返,但修一个自己喜欢 的法门,即使没有任何预期效果,善根和福报也已经种下。我们其他人对这样的修行者不要对他的修行进行劝阻或说三道四, 而是展现我们的法门,我们的修行,我们的行为,让他与别的现象相遇,也许他会发现他也对此感兴趣、“爱乐”。去展现,而不是去劝谕 ;去相遇,而不是去说服,随缘起行也合适于面对他人 的态度。 

因此,净土宗内不同的往生标准都是有充分理由的,都是 对的,乃至于我们可以说由这个人相应的福报,就会有相应于他 所拥抱的往生标准。这并不是说,有多少众生往生,就有多少个往生标准,因为众生听信爱乐的净土版本决定于他的人缘和法 缘,也就是善知识们宣说的、依据净土经典的往生标准。很多善知识们的认知是相同的,不同意见只有几种。因此我们也就宣说我们认同的,基于善导大师最重视的《观无量寿经》内宣说 的往生条件和标准。我们选择《观经》一大原因也是由于《观 经》内最详尽地阐明了多个兼容的往生条件和标准,相应于不同禀赋机缘的众生,也就是九品往生。

当然,我们也会兼顾《无 量寿经》和《阿弥陀经》的内容进行参考和补充。善导大师的遇缘往生命题之所以会在《观经》注疏内出现,也是由于九品 往生内已暗涵了遇缘解脱的思想,修行往生有九种品位,或者说形态和条件,而结果相同,都是往生解脱,为何会有九种往生品位差别?依然是由于九种凡夫的遇缘差别,善导大师见微知著, 将之延伸和普遍化。遇缘解脱是对九品往生里一多相融普遍化, 所以遇缘解脱思想不仅容纳净土内的不同意见,遮止了谤法的可能性,也是兼容佛教所有法门、所有佛教行者的法门修行差别 的思想,然而就净土解脱来说,我们依然需要回到九品往生来看 进入净土修行的路径差别有多少种,我们对于《观经》的理解, 也极大地依赖善导大师这位大善知识的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