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虎岩寺
高七师:爱乐有缘之法
来源: | 作者:高七师 | 发布时间: 2024-03-08 | 112 次浏览 | 分享到:

爱乐有缘之法 

遇缘解脱这个命题并非是我们的独创,而来自善导大师注疏《观经》中的问答。下面我们简要分析善导大师这段话 :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 4 ② :「問曰 :「若有解行不同邪雜 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噵不得往生。或云 :『汝等眾生 曠劫已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 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 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 悟不退位也?』」答曰 :「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 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 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 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隨出一門者,即出 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為此隨緣起行, 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 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 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行者當知, 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 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善导大师设问两种人过来劝说自己不会往生,第一个设问里劝说者也是净土宗人,按此人的主张,善导无法往生,其理由是他对净土经典的理解和随之对应的修行与善导的不同 ;二类怀疑者则不是净土宗人,但也是学佛者,认为依据净土三经外的佛教道理,往生净土当生成就是不可能的。

传统上净土宗往往强调对第二类设问者的破斥,但我们当代学佛者面对的不是净土本身相对于外宗的成立与否,这个问题在净土成为一大宗派后已经解决 ;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更多是第一种设问者的立场,也就是在净土信仰者团体内部,对净土往生的标准不同、 净土内部的不同派别有不同的理解和设定,并以此为唯一正确的标准,去判断其他人往生与否。

善导大师对两类劝说合起来破斥,为何?这两类劝说者都具有同一特征,就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和修行准则普适于一切人且唯一正确,他们的这种我执由于其坚持是对佛意的理解,而套上了普遍的外衣。但问题就是佛经佛教法门不是一,而是多,每个人的心灵各个不同,与法门接触产生的理解和信念形态各个不同,所以善导大师对他们的破斥和对自己的立论分为两步。

第一步,展示佛教法门的丰富参差 :“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虽然娑婆世界仅有释迦佛陀降生过,但从大乘世界而言,法界有无数佛,每位 佛陀曾经修行路径非一,成佛后所教法门应机而设,数越尘沙, 一佛所教法门尚有诸多,法界内佛教法门之数不可尽数,可以说有多少种众生禀赋机缘,就有多少个佛教法门与之对应。法门与和它应机合缘众生的关系,同于“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也就是互相合适,互相适配,互相满足,所谓“待对之法”。“待对”在大乘空宗的一般解释里通 常被认为是不究竟的、不绝对的,相对的意思,这里并不是强调 其不究竟和相对,而是互相满足,互相得体,也就是缘起性空的 真实含义,犹如凹与凸之间的关系,互相都需求另一个。符合这 种关系的东西,也就是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佛教某一法门与进入其中的众生的关系也是这种互相合适、互相得体、互相满足的关系,“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 ;隨入一門者,即 入一解脫智慧門也。” 人入了一个法门,即如凹凸互补形成一完 整形,人修习一个法门即会获得解脱。

第二步论证则更为关键, 表现在具体各人身上,应我机缘禀赋的不仅仅是一个法门、一种理解,而是我的修行。其实我们可以把一位行者所有的行为都理解为修行,这是广义的,也可以是狭义的,仅仅指佛教修行,但 事实上我们信佛教的一刻,我们的行为总和、每一个行为都浸染了佛教修行。不论是哪种理解,我们的“行”都是随缘而起,是依着我的禀赋 , 入了一个与之对应的特定法门,产生如此个体 化的修行版本,相应于我,也相应于我所入的法门。但这种于我 有缘的修行要如何彰显表达呢?“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 我所爱的,就是于我有缘的。

所以两类过来劝说我不得往生的 人,其实都基于一种原则,就是将你之所爱强加于我,而忽略了你所爱的,你的主张,仅仅是于你有缘的修行原则,并不适用于我,“非我所求”。善导大师没有含糊其词,我所“爱”的修行他又进一步解释就是我所“乐”的修行。“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 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 有缘于我的就是我 所爱乐的,你所爱乐的并不是我所爱乐的,所以你的修行原则于 我无效,无缘于我,我们需做的,不是互相劝说你这样随你的版本、你爱乐的修行前进会无法解脱,无法往生,而是我们各随所 乐而修行,各自迅速获得解脱。兄弟登山,和而不同。

最后善导 大师补充,对佛的宣教作为爱乐去修行与学解其中道理不同,爱乐是完全依赖个体化的缘迅速成就,因为所爱乐的法只是适合自己的一点点,其范围非常窄 ;学解则依赖理性,它不用个体化 的、适合自己的缘作为道路,一切道理、一切善法从学解角度都 是一样的可进入性,“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学 解所对对象范围非常宽。我们的修行是基于所爱乐的有缘之法, 是个体化的,是对自己最快最有效通达于解脱的路径,于自己有缘的法的表现是爱、乐,也就是信念这样的感性态度,而不是学 解里基于理性的,普遍的、无个体化、基于概念的抽象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