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虎岩寺
践行《坛经》中的“人间佛教”思想
来源: | 作者:福建省佛教协会 | 发布时间: 2023-12-08 | 87 次浏览 | 分享到:

践行《坛经》中的“人间佛教”思想


闽南佛学院学僧乘睿法师


在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唯一一部非佛所说,却被尊称为“经”的就是惠能大师的《坛经》。《坛经》开拓了禅宗的新格局与新境界,在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思想影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思想理念。闽南佛学院乘睿法师通过分析《坛经》的思想源流与修行观念,阐发《坛经》对“人间佛教”思想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对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启示。


“无念、无相、无住”的修行方法


乘睿法师在2023年中华佛教讲经交流会上讲经说法


乘睿法师首先简要勾勒了《坛经》十品的要义,她指出,禅宗的思想传承,源自灵山会上佛陀传法给迦叶尊者,之后历经各时代的传承,至二十八祖达摩东来传法,为东土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的禅宗思想源头是《楞伽经》,六祖惠能大师虽然也接受《楞伽经》思想的体系,但他却是以《金刚经》为禅法依据的。《坛经》是以“无念、无相、无住”为修行法门的,即所谓“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主张人人都能“见性成佛”。这种修行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深具影响力,为佛教传统的修行方式提供了新的理念。


乘睿法师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心无憎爱的无念修行。无念并非百物不思,而是“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于六尘境中不染不杂,无滞无执,来去自由,解脱自在,即名“无念行”。“无念为宗”实际上就是以自己当下之心念为宗,念念观照般若而不起妄念。二是僧信平等的无相修行。真正的无相就是在相上超越对相的执著,既没有离开一切相,也不执著于一切相,是在相的当下体认无相的心体。六祖大师认为在家、出家不是成佛的必要条件,所以不需要在虚妄的假相上去分别,但以“自净其意”为修行的要务。修行不需要有时间、处所、身份的分别,只要在日常生活里,行住坐卧中,返观自照,体悟自性,在在处处无不可成佛。三是随缘不变的无住修行。人的本性就体现在当下的心念之中,它是念念相续不断而又于一切法上无住的。住心容易生起贪、嗔、痴的念头,心有所住,就表示禅定的功夫还不够。究竟的佛法,并无特别深奥之处,只要我们能舍离分别心,用无分别心来看待世间的差别相,当下自能“洞然明白”。


让佛法回归到人本身

《坛经》引发的中国禅宗对于大乘佛教的“革新”,一方面在于其理论上坚持明心见性,不离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与宗旨。另一方面,就是积极适应中国本土环境,融合了儒道的思想精华,善巧地发展佛教思想。乘睿法师指出,虽然在惠能大师之前,道生法师已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观点,但其认为只有在菩萨十住位时的彻底觉悟,才算是真正的顿悟成佛,实际上还是消解了凡夫当下顿悟的可能性。惠能大师则将凡夫顿悟成佛的渺小可能性,提升为当下成佛的必然性,让佛法回归到了人本身,回归到当下。他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对六祖大师所开创的中国顿悟之禅,太虚大师赞其“直证释迦未开口说法前的觉源心海,打开了自心彻天彻地的大光明藏,佛心自心印合无间,即身便成了与佛陀一般无二的真觉者。然后应用一切方土的俗言雅语,乃至全宇宙的事事物物,活泼泼地指示其悟境于世人,使世人各个直证佛陀的心境。此为佛学之核心,亦为中国佛学之骨髓。”


正是这种对于心性的觉悟,促进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乘睿法师指出,中国文化本身就是重视心灵的文化,内省、内求、自觉等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品性,如儒家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道家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种内省、内求、自觉的文化特质在《坛经》中处处可见。如六祖始见五祖时提出:“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六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正因为惠能大师是从不识一字的“獦獠”而大彻大悟的,所以他对于一切凡夫众生必能顿悟成佛是有无上信心的。围绕人的主体性、自觉性,惠能大师以大乘心法圆融了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并使明心见性的思想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智慧源泉。

佛法的基本纲领是戒定慧三学,三学当中又以戒为先导。惠能大师以无相为核心的戒律思想,是戒律思想史上的重大革新与突破。对此,乘睿法师作了分析,她指出,惠能大师的戒律思想主要来源于《梵网经》和《金刚经》等佛教经典,更深层次的来源则应当从当时佛教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分析。无相戒全称是“无相金刚心地戒”,“心地”是佛性的意思,无相戒即佛性戒,特点是超脱于小乘戒律繁琐的戒相。在《坛经》中,惠能大师以法明示持戒的灵活性及戒律的精神实质。当时大师在湖北黄梅得法,接受五祖所传的衣钵后,在猎人堆中避难了十六年,在这期间,六祖大师是如何持戒的呢?如果他看到被猎人捕食的动物,都会尽量偷偷放生,并且吃饭只吃肉边菜,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荤,他说“但吃肉边菜”。正所谓“了心不必依文句,吃菜何妨向肉边。”戒的作用就是防非止恶,将对具体戒相的遵守,转变为内心自性的约束,这也是惠能大师戒律思想产生的社会来源。将坐禅与持戒融合为一,这不是否认对具体戒相的持守,因为其戒律思想仍然坚持止恶扬善、利乐有情、普渡众生,所不同的只是不拘泥于具体的戒相,而注重内心自性的清净。


《坛经》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此,乘睿法师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将禅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理念和儒家“止于至善”的理想及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精神相结合,善巧地发展了佛教思想。二是继承了四祖道信禅师以来所提倡的禅与菩萨戒行相结合的理念,以自利利他、兼摄道俗的菩萨戒行,扩大了禅法的弘通。三是提倡戒禅一致,将二者融会贯通,使戒、定、慧三学的理论和实践得到统一。其“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的修行理念,使大乘佛法超越了文字的束缚,使佛教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

从六祖禅法中吸取思想滋养


惠能大师的一生,本身就是佛教中国化最真实生动的写照。乘睿法师指出,惠能大师生于岭南边地,家贫卖柴、不识文字,却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后来在五祖大师处求法,八个月在磨坊舂米,直至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之后的六祖没有住在寺庙里天天坐禅,而是在猎人堆里生活了十几年,最后剃度出家,大弘顿悟心法。这种平民化的觉悟历程为后来的禅宗开辟出了极为活泼生动的禅机妙用,如搬柴运水、生活日用、一花一竹都是禅;举手投足、一问一答,或棒或喝也都是禅。觉悟的因缘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当下。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家庭在人伦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此,六祖提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的理念。乘睿法师指出,“在家修行”是六祖具有创造性意义的修行理念,极大地方便了信众的信仰实践,也促进了后来中国居士佛教和近代“人间佛教”的形成。在回答“在家如何修行”这一问题时,六祖用一首无相颂指出了在生活中修行成佛的方法,即在现实生活中自修自性功德、清净身心、直成佛道。因为众生自性当中都具足三宝的无量功德,人人皆有佛性,都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六祖所强调的“心平、行直、心好”以及“心善”,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等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及和谐意识,对于当下七众弟子落实禅宗的修行,弘扬优秀佛教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人间净土,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阐释与发扬惠能大师的禅学思想,是人间佛教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乘睿法师认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理论,就是对惠能大师“佛法不离世间法”思想的现代诠释和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界十分重视对《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和弘扬。1929年4月于上海成立的中国佛教会,是全国性的佛教组织,从它成立那天起,就以“人间佛教”思想作指导,其宗旨是“联合全国佛教徒,实现大乘救世精神,弘宣佛教,利益群众。”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将《坛经》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这两句偈语作为“人间佛教”的核心思想,他号召大家要将佛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上去。对于什么是“人间佛教”,怎样建设“人间佛教”,太虚大师在他的《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也不离人间。作为新时代的僧伽,乘睿法师愿与大家一道,从六祖禅法中吸取思想滋养,努力践行《坛经》中的“人间佛教”思想,依教起行,持戒守规,爱国爱教,共同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迈向新境界。